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保留工业记忆融入城市生活

CBD老牌热电厂变身潮流街区

大望路附近,240米高的大烟囱脚下,老牌热电厂在沉寂数年后悄然变身,将转型成为一处大体量的潮流街区——建国路75号数字艺术园区。昨天,园区一期正式面向社会开放。未来,高大的发电主厂房将改造为数字演艺展览新空间,而煤仓等燃料区域将变身为数字科技艺术公园,融入城市和市民生活。

功勋电厂迎来转型

建国路75号数字艺术园区隶属于央企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具有68年建厂史的北京第一热电厂。老牌热电厂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建设的第一家高温高压热电联产企业,曾为首都建设和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堪称“功勋电厂”。

2015年3月20日,按照北京市能源结构调整规划和燃煤机组关停工作部署,北京热电两台燃煤机组全部关停退役,退出历史舞台。

发电机组退役,总占地面积18.8万平方米的园区转型提上日程。北京热电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梅德奇介绍,这些年跑遍北京各大园区“取经”。多方论证后,老厂区找到属于自己的转型定位——集“工业遗产+视觉艺术+数字创意+文化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园区。

园区改造计划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改造占地约1.8万平方米,包含15处建构筑物。截至目前,园区一期项目共入驻企业20余家,特别是在数字文创消费业态方面,聚集了一批以中国数字文化集团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数字产业集群态势初显。

最小干预保留工业风貌

漫步在园区,工业记忆处处可寻。粗细不等的供水、蒸汽管道凌空架起,将厂房、设施、设备串联起来,共同诉说着老电厂曾经的繁忙和辉煌。“园区改造将做到最大程度地利用、最小限度地干预,让人们来到老厂区就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工业风貌。”梅德奇说。

更多的空间,得到了活化利用。曾经的化学实验楼,如今成为咖啡馆,吸引着渴望闹中取静的人们前来打卡。咖啡馆对面,10多米高的巨型水罐经过改造,外部旋转楼梯环绕,内部成为商业空间,别有洞天。

园区南侧,紧邻建国路的巨型工业景观,是以原汽轮机车间、烟囱和锅炉为核心的主厂房。未来,这片高大空间将用于数字演艺展览展示和创作,形成新的城市艺术地标。

打造时尚活力公园

过去封闭生产的电厂,改造后将是一片开放的活力园区,不仅为入驻企业提供办公空间,还将为周边居民提供休憩互动、文化体验、潮流消费的打卡地。

利用现有场地和工业景观,园区未来拟打造六个主题广场,对公众敞开怀抱。不仅如此,园区中央还将形成一条贯穿南北的“活力轴”,利用现状管廊改造为步行廊道和空中花园,连接不同的功能组团。

来到园区北部,远远就能看到6个蓝色的圆柱形筒仓“手拉手”并排而立——这些储煤罐有40多米高,每个容量都高达1万吨。筒仓旁,运煤专用铁路早已停用。沿着绵延的铁轨西望,不远处就是CBD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它们与老电厂巨型设施“同框”,形成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

梅德奇说,未来,这片区域将整合现有场地、铁道、城市零星用地和工业设施设备,增加绿地和公共休闲设施,融入现代数字艺术,打造成面向市民的开放、低碳、时尚、健康的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独具特色的休闲消费场地。本报记者 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