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勃潮 李红权 彭学艳
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戏剧艺术承载着传承文化、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成为连接人民情感、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用戏剧艺术讲好贵州故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一方面,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贵州人民对于高质量戏剧精品的需求日益提升。另一方面,全省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戏剧创作的源头活水,为戏剧艺术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推动贵州戏剧艺术发展,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审美偏好和消费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高质量戏剧作品供给水平。同时,戏剧艺术工作者应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情感需求和精神追求,强化戏剧采风力度,创作出更多贴近生活、充满温度、颇具深度的戏剧作品。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创造讴歌时代巨变的戏剧作品。戏剧艺术是生动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戏剧艺术工作者应着眼新时代贵州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热忱讴歌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恢宏场景,创作出更多像《阳明悟道》《月照枫林渡》等讲述贵州故事、弘扬主旋律、塑造新风尚的戏剧作品。戏剧工作者要自觉肩负起文化育人的重要职责,充分发挥戏剧艺术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少数民族戏剧奋进力量。贵州少数民族戏剧剧种繁多,众多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戏剧作品见证了贵州多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推动了各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基因互构,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推动贵州戏剧艺术发展,必须立足贵州多民族聚居的现实与优势,加强少数民族戏剧艺术的传承保护,重视各民族戏剧艺术的发展创新。大力推动各民族间的戏剧艺术交流,深入挖掘《苗岭风雷》《秦娘美》等戏剧作品中的民族团结进步要素,增进不同民族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坚持守正创新的科学方法论,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一方面,文化建设要守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遵循“两个结合”的路径要求,坚守党的文化领导权,巩固文化主体性。另一方面,文化建设要创新,必须积极探索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以辩证思维处理“古今中外”,有效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推动贵州戏剧艺术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巩固戏剧艺术的理论基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赋予戏剧艺术鲜明的中国特色。要紧跟时代步伐,锚定社会发展动向,挖掘贵州故事,发现戏剧艺术与当代生活的契合点,增强戏剧艺术的时代性、现实性、创新性。
保持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戏剧艺术必然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化与普遍交往的拓展走向发展创新、交流融合。推动贵州戏剧艺术的发展,必须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宽广的视野观察世界戏剧艺术发展新动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借鉴国内外各类优秀戏剧艺术成果,引进先进的戏剧艺术理念、表现形式、传播媒介等,不断取长补短、充盈自身;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搭建各层级交往平台,推动贵州戏剧艺术走出去,更好传递贵州声音,讲好贵州故事,展现贵州形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深挖京剧《打瓜缘》《魔侠吉诃德》成功创演经验和有效传播元素,强化本土戏剧艺术自信,在立足自身特性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发展。
以科技赋能戏剧文艺发展,变革传统戏剧传播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科技不仅是工具,更是催化剂,它激发了戏剧文艺的创新活力,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首先,戏剧艺术的发展需要传播技术手段的创新。短视频、动画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能够推动戏剧的快速传播和形式创新,是戏剧传播的有力抓手。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也为戏剧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通过社交媒体、在线直播平台等渠道,戏剧作品能够迅速触达全球观众,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这种即时、便捷的传播方式,不仅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到优秀的戏剧作品,也促进了戏剧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其次,繁荣发展戏剧艺术产业是促进贵州戏剧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依托现代科技,AR、VR等前沿技术在戏剧表演中广泛应用,能有效实现贵州戏剧艺术的文创开发、游戏设计、文化旅游,打造现代戏剧艺术产业集群,以科技赋能戏剧发展。观众不再只是坐在剧场里被动接受,而是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戏剧故事中,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这种沉浸式的观演体验,极大地增强了戏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最后,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保护好贵州戏剧艺术文化遗产。要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打造贵州戏剧艺术数字博物馆,开发戏剧艺术学习平台,妥善保存濒危剧种资源,推动戏剧艺术学习传播。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剧发展研究中心2024年度项目〔24CJZC09〕、贵州大学2024年高等教育研究项目〔GDGJYJ2024008〕阶段性成果)